解码水乡文脉 厚植文化自信——我院以周庄文物活化推动文化育人创新

2025年03月30日

3月27日下午,学院关工委、周庄文旅学院共同主办的“探秘周庄:解锁68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密码”专题讲座在和风楼311会议室开讲。本次讲座以“文化寻根”为主线,特邀昆山周庄本土文化学者陆林根担任主讲,通过解码千年古镇的文物密码,推进社区综合文化育人体系建设。百余名师生跟随主讲人沉浸式探寻“中国第一水乡”周庄的历史脉络,在江南文脉的滋养中感受传统文化育人魅力。

作为《周庄镇志》《昆山市志》参编者、《周庄镇》旅游读本撰写者,陆林根以“原乡人”视角展开讲述。他通过68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时空坐标,串联起周庄自春秋至明清的千年发展史,重点剖析了张厅、沈厅、双桥等标志性建筑中“轿从前门进,船自家中过”“一桥跨两河”等设计背后的经济、社会与文化逻辑。现场师生跟随其讲述穿梭于古镇街巷,在水阁石桥、深宅大院间触摸鲜活的历史画卷。

身为中国散文学会、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,陆林根还分享了《澄湖滔滔水流长》《故园青青》等文集创作故事。他结合《祁浜村志》《东浜村志》编纂经历,强调“村志是留住乡愁的DNA”,并现场展示周庄砖雕门楼、河埠踏渡等文物细节照片,解读其中蕴含的耕读传家、商贾智慧等文化基因。其生动的方言讲述与深厚的史料积淀,赢得现场阵阵掌声。最后,陆林根寄语青年学子:“每一块青石板都是历史的注脚,希望更多人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播者。”

本次讲座以文物解码为钥、以乡愁记忆为桥,生动诠释了周庄古镇“让文物说话、让历史发声”的文化传承理念,是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深化“文化育人+”模式的重要实践。未来,社区将进一步完善校地协同育人网络,让文化遗产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,为培育具有文化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注入源头活水。

(关工委、周庄文化旅游学院)

关闭